“网红减肥糖果”暗藏风险,老爸评测曝光7款减肥“神药”
近日,第三方评测自媒体“老爸评测”发布的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该视频披露多款热销减肥产品非法添加了名为氯代西戊曲明的违禁成分。这一成分为西布曲明的衍生化学物,属于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成分,其潜在风险包括心悸、失眠、口干,甚至心血管疾病,危害公共健康安全。
值得警惕的是,这些添加违禁成分的产品均以普通食品名义销售,例如“压片糖果”“代可可脂巧克力”“固体饮料”等,消费者很难意识到其中可能含有危险药物成分。不仅包装设计极具诱惑力,宣传内容也以“植物配方”“天然健康”掩盖事实,诱导消费者持续使用。
老爸评测在视频中表示,过去一年半内,已收到21起消费者反馈,其共同特点均为服用后出现心悸、口干等类似西布曲明不良反应,但因商家宣传为“正常排毒反应”或“建立耐受”,多数消费者未引起足够重视。

随后,老爸评测技术团队展开独立调查,最终在7款减肥食品中检测出氯代西戊曲明含量接近甚至超过西布曲明历史处方标准(10mg/日)。
新型成分“氯代西戊曲明”曝光
西布曲明曾是全球广泛使用的减肥处方药,因严重副作用,自2010年起在全球范围内陆续被禁止使用。中国国家药监局也于当年10月发布通知,全面停止其生产、销售与使用。
经过老爸评测调查发现,不法商家以西布曲明为基础,通过化学结构“微改造”形成新型衍生物——氯代西戊曲明(C18H27Cl2N),使其避开传统检测手段。这一物质曾在2018年韩国文献中被首次记录,国内外均无合法使用或安全认证记录。
视频中显示,在公证送检的18款样品中,有7款产品被检测出添加了该物质,其中部分样品单次摄入剂量高达16.26mg,远超以往西布曲明日剂量,消费者使用后普遍出现心悸、失眠、头痛等反应。

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消费者应保持警惕
据老爸评测调查发现,该类产品背后疑似存在一条隐秘产业链,涵盖假冒生产、跨境包装与私域销售。部分宣称“进口”的产品实为虚假包装,产地造假;商家通过方言直播、粉丝群售卖、发空包裹等方式避开监管,还标注“禁止电商销售”以掩盖来源,且频繁更换账号,反侦查意识强。
消费者应提高警惕,避免盲目追求“速效”,尤其警惕以“天然”“无副作用”掩盖非法药物添加的产品。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迅速开展全面排查,依法追究违法商家的责任,从源头打击“换壳禁药”的伪装式犯罪行为,切实保障公众用药与食品安全。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