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全链条发力治理塑料污染

来源:网络 2021-09-27 11:24:00  阅读量:18840   

全链条治理塑料污染。

本报记者顾阳

塑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材料,可谓“无处不在”,从飞机、高铁到纽扣、瓶盖,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因随意处置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令人头疼。

全球塑料污染控制变得越来越艰巨和紧迫。最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在中国正式发布,这标志着一场全国性的塑料污染治理运动。加大源头治理力度。

“塑料本身不是污染物。塑料污染的本质是塑料垃圾泄漏到土壤、水等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带来视觉污染、土壤破坏、‘微塑料’等危害。”国家发改委负责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塑料污染治理的核心是筑牢“堤坝”,防止塑料泄漏到环境中。

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低成本,塑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的生产中。以已经广泛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袋为例。超市和农贸市场几乎随处可见。但这类塑料制品的收集成本高,难度大,大多无法摆脱被乱扔的命运。风会漫天飞舞,五颜六色的“树挂”会成为另类的“风景线”。

这只是我们可见的一部分,更多的“微塑料”垃圾甚至无法让人感受到它们的存在。因此,《方案》提出积极推进塑料制品的绿色设计,降低产品材料的设计复杂度,增强塑料制品的可回收性。禁止生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含有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以及其他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产品。

“塑料污染治理不能禁止,必须从源头上减少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改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表示,应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提高材料的统一性和产品的易回收性,以促进塑料产品在使用后的回收和再利用。

103010要求持续推进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使用,制定《方案》,建立健全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制度。督促零售、电商、餐饮、住宿等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督促电商、外卖、快递等平台企业制定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平台规则。

包装行业是塑料制品使用最多的领域之一,发布《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报告管理办法》、推动产品与快递包装融合等措施已在《绿色包装产品推荐目录》中列出。“比如,通过推广电商快递邮件原直投,大幅减少电商产品在投递过程中的二次包装,大规模开展可回收快递包装试点应用,探索用直饮水净化器替代塑料瓶装水的试点,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减少塑料使用量。”张举了一个例子。

“2020年,我国塑料制品年产量为7603.2万吨,同比下降7.1%,但仍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塑料废弃物也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影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京红说,当前我国塑料污染防治的关键问题是思想认识不足、防治意识淡薄。要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措施,真正从源头上实现塑料的减量使用。

稳步推广替代品。

“还原”和“替代”一样重要。据悉,该《方案》从提高标准、提高检测能力、加大科研、合理布局产能等方面部署了塑料替代品的科学稳步推广。

翁云轩,秘书长

003010提出充分考虑竹木制品、纸制品、可降解塑料制品等各种替代产品的资源和环境影响,完善相关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开展不同类型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机理和影响研究,科学评价其环境安全性和可控性。加大可降解塑料关键核心技术和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应用成本。

据介绍,生物降解塑料是塑料替代材料之一,目前工业化的生物降解塑料类型主要有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羟基烷酸酯、碳酸丙烯酯等。其中,膜袋的原材料主要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餐具、注塑、纤维的原材料主要是聚乳酸。

随着我国塑料污染治理政策的不断深入,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发展迅速。产能方面,2020年中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乳酸的年产能分别约为30万吨和10万吨,约占全球产能的一半。预计到2025年,我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乳酸的年产能将在700万吨左右,超过100万吨,占全球产能的三分之二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在推进塑料替代产品生产的过程中,要引导行业合理布局,防止盲目扩大产能,加快全生物降解农膜的科研和推广应用,加大可降解塑料检测能力建设,严格查处可降解塑料的假标、假标,规范行业秩序。”翁云轩说。

翁云轩还强调,对于可降解塑料的应用领域以及降解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目前仍有不同的认识。目前,可降解产业发展仍面临标准不完善、检测能力不足、后续处置存在不足等问题,仍需在科研、产品性能、使用成本等方面持续努力。

可再生塑料迎来新机遇。

我国塑料消费量巨大,但实际回收量不足20%。据中国物资回收协会测算,2019年国内塑料回收量约1890万吨,回收量约1000亿元。受疫情影响,预计2020年我国再生塑料回收量仅约1600万吨。差距也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在这方面,”

方案》提出了“加快推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利用和处置”这一重要任务,这也是“十四五”时期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要路径之一。

“不是所有的塑料废弃物都会产生污染问题,绝大部分塑料材料都具有可再生性。”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秘书长王永刚表示,大力发展再生塑料行业,构建科学精准的塑料废弃物管理体系,不仅可有效解决塑料污染问题,也有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目前,我国塑料再生利用行业已具备了规模化发展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许多规模小、污染大的废塑料回收加工企业关闭,给一批规模大、技术先进的再生塑料回收交易市场和加工集散地腾出了市场空间,再生塑料行业“回收加工集群化、市场交易集约化”特征越发明显。

王永刚说,我国从来没有向其他国家输送过废塑料,本土处理率达100%。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处理全世界废塑料,仅在2013年至2017年间,我国处置了进口废塑料达3660万吨,为全球废塑料污染治理作出了巨大贡献。

“禁止固体废物进口政策实施后,我国对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贡献并没有停止。国内部分再生塑料企业转移到东南亚、日韩、欧美等国家筹建工厂。”王永刚表示,我国再生塑料行业正在逐步从“全球废塑料资源+国内再生加工”的传统模式转变为“海外废塑料资源+海外再生加工”与国内废塑料循环再生利用的双驱模式,再生塑料行业的全球影响力和贡献进一步增强,中国将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猜你喜欢

30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