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小麦赤霉病的基因密码

来源:东方网 2022-06-17 14:33:05  阅读量:7044   

破解小麦赤霉病的遗传密码

——记获得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小麦种质创新与利用团队

芒种下后,就是麦收季节在山东泰安,滚滚麦浪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早上7点刚过,一群年轻人正在金色的麦田里辛勤劳作收割,捆绑,整理,标记,一套动作流畅娴熟

脸被烈日晒得黝黑,手被麦芒晒得粗糙这些干农活的年轻人,有着不同寻常的出身作为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小麦种质创新与利用团队的成员,他们年纪轻轻就走在了世界农业科技的前沿,成功破解了小麦癌症的遗传密码他们的成果被两院院士评选为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步

小麦是中国第二大粮食作物,也是北方人的主要口粮农民种小麦,最怕小麦生病,尤其是赤霉病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孔令让说,这种俗称小麦‘癌症’的病害会导致产量大幅下降,产生的真菌毒素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甚至致癌如何培育抗病品种,从源头上攻克小麦赤霉病,是农业科技的世界性难题

要保住中国的饭碗,就要注重农业科技创新2008年,刚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孔令让在山东农业大学组建了一支年轻的研究团队,率先找到了抗小麦赤霉病的优良基因

小麦的基因组非常庞大,有12万个基因在其中找到一个抗赤霉病基因,有些就像大海捞针团队成员,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王宏伟坦言,挑战科学的未知,一次次失败,甚至绝望,是工作的常态

作物研究,必须坐冷板凳团队成员,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博士生吕忠坤说,田间小麦的生长周期一般在230天以上,温室里种一茬需要3个多月如果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你就得等下一个增长周期

经过多年的试验和挫折,该团队发现小麦的近缘植物长穗偃麦草的7E染色体长臂末端含有赤霉病抗原可是,在染色体的末端有成千上万个基因哪一个是我们的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团队成员,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孙说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该团队分析了25000株小麦光是基因扩增实验就做了至少30万次,每个人平均每天在实验室呆14个小时以上幸运的是,他们最终将抗病基因的定位范围缩小到了两个基因

黎明在前方,却遭遇黑暗时刻2019年春天的一个晚上,王宏伟和孙经过一番讨论,推翻了之前的结论当时两个人都很绝望,王宏伟急得整夜睡不着觉第二天一早,两个不甘心的年轻人聚集在实验室,从头开始梳理和论证实验数据最终他们一致认定之前的结论没有错,推断其中一个基因就是大家寻找了多年的答案

接下来,我们只需要通过实验来论证推断的结果看似只有一步之遥,实则一箭之遥王宏伟说,团队要在田间反复构建种群,取材料完成基因克隆,然后去实验室分析抗病的分子机制这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经过一年多的智力研究,该团队最终确认,它找到了小麦‘癌症’的克星——FHB 7,即抗赤霉病的主要基因孙介绍,2020年5月,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以封面文章发表了这一原始创新目前,该团队创造的抗赤霉病小麦种质已提供给国内60多个育种单位第一个含有抗赤霉病基因Fhb7的小麦新品种山农48于2021年正式批准并在中国推广

青春接力,久久为功十多年来,我们培养了一支‘胸怀大志,精诚报国’的队伍孔令让说,团队成员科研实践有成,涌现出全国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农业农村部优秀农业科研人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先进典型如今,这个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团队,针对抗赤霉病基因的生物降解等科学难题,开始了新的科学研究

用奋斗打磨青春底色,用拼搏担当时代重任农业科研是一项充满希望的工作每次看到麦苗破土而出,心里都会有新的希望钟坤说,我们将继续瞄准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技术难题,努力工作,勇攀高峰,交出新时代年轻人的创新答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猜你喜欢

30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