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缩水”“联名卡停发”,羊毛越来越难“薅”了
信用卡业务格局重塑!业内表示:砸钱拓客时代已过,以价值贡献重塑业务逻辑
步入7月以来,信用卡市场调整更为频繁。据记者注意,近期,包括中国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信用卡发布公告称,将调整停发部分信用卡,其中多数为联名卡。
同月,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官宣部分高端卡产品权益及活动更新,主要涉及提高使用门槛、调整积分规则、削减高端权益等。此外,年内获批终止营业的银行信用卡分中心已超40家,仅7月便有5家银行信用卡分中心关闭。
“以前去吉隆坡机场有六七个休息室可以选,现在竟然只剩下一个。”正值暑假出行之际,张婉也诧然发现其持有的信用卡权益再度缩水。“去年能兑换的星巴克饮券也没了。”
在业内看来,信用卡业务格局正在逐渐重塑,在多重因素促使下,信用卡业务正从拓客思维转向以价值贡献驱动。“目前,发展重心正向贷款分期业务转移并强化。”一位业内人士称。
银行密集下调信用卡权益
近期,多家银行相继宣布对部分高端卡产品权益及活动更新。例如,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于近日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9月1日起,万事达世界之极信用卡贵宾休息室权益将面临调整,其中服务商更换为本土企业,且无限次使用权也仅限于主卡持有人。
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日前也公告称,自7月8日起关闭“里程兑换”平台的充值入口,8月26日将关闭兑换入口,原“里程值”模式终止。
7月初,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9月1日起,对包含经典白金信用卡在内的几款产品升级。其中,升级后的经典白金信用卡若要兑换年费,在原有1万永久积分基础上,新增了“当年持主卡消费满18万元”,附属卡则新增了消费满10万元的要求。
除去高端权益下降、使用门槛上升,“积分缩水”也成为当前银行信用卡普遍问题。一位消费者也对记者透露,其持有的中国银行某款信用卡,之前约1.7万积分能兑换一张去机场的送机车票,现在也涨到了至少1.9万积分,换言之积分贬值了至少11%。
不少消费者纷纷感慨,当前,信用卡的“羊毛”越来越难“薅”了。张婉对记者表示,以前办卡之际还能领到银行送的至少价值几百元的小家电,现在这类礼品早已“绝迹”。
部分联名卡被相继暂停
除去用卡权益下降,以设计独特或能享受特有优惠而备受青睐的联名卡也遭到“出手”。
近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基于自身业务调整的考量,自2025年8月31日起,该行将停止发行部分信用卡产品,同时对信用卡产品的卡面进行调整。据悉,此次中国银行停发的信用卡产品共计24款,涵盖联名合作类、主题特色类等多个类别。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经先后有农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发布公告表示停发部分信用卡产品,其中主要是联名卡。
同时,从停发原因来看,多数银行普遍表示需要“业务策略调整”“更好提升服务质量”“合作到期”“业务发展需要”等。
据一位银行业内人士透露,银行暂停发放联名卡原因可能是控制成本。“因为联名卡的维护成本是比较高的,如果成本和其获取的收益无法平衡,那么合作到期自然不愿意再续约了。”
对此,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也指出,联名信用卡主要是针对细分场景下的用户,但这类用户规模有限,独立运营成本与收益容易倒挂,同时这类权益兑现高度依赖第三方,如若合作终止或预算调整易导致权益缩水,影响用户体验。
在薛洪言看来,银行当前也正逐步减少对外部品牌的依赖,转向构建自主可控的消费生态,通过整合全场景服务替代联名方权益来强化用户粘性与数据掌控能力。
信用卡业务向贷款分期转移
“对银行来讲,砸大价钱去拓客和维护的时代早已过去。”某不愿署名的国有大行信用卡中心相关业务负责人高明对记者表示,无论是对信用卡权益下调还是停发部分联名信用卡,其行为背后的主要原因是银行在严控营销费用,进行“降本增效”。
高明透露,当前,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重心更倾向贷款分期业务转移。“信用卡业务早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很多消费者都不止一张信用卡,可以说继续开拓信用卡增量不仅空间有限,其需要投入的人力、资源成本也较为高昂。”
高明表示,“特别是近年来,银行盈利空间在不断压缩,继续加大信用卡营销费用也确实难以为继,所以很多银行相继下调了信用卡权益,以减少成本支出,以做好营收平衡管理。”
“毕竟银行也需要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当前,贷款分期业务更具性价比,能够创造盈利。”高明表示,经过多年长期发展,各家银行信用卡中心已经积累了大量持卡客户,对比挖掘新开卡用户的营销费用投入,其成本投入较小,相对更具盈利可得性。
一位股份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也表示,近年来,银行对信用卡权益相继调整,本质上也是希望行业能回归理性,指向未来的价值回归。
信用卡正成为资源消耗“大户”。以某股份制大行信用卡为例,其普通白金卡权益此前提供了机场贵宾厅、高端体检、高尔夫练习等诸多内容。同时,以深圳机场的贵宾厅(每次扣1个点)为例,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的价格大约在200元/次。换言之,仅此一项的信用卡运营成本就超过1000元。
以价值贡献重塑业务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银行信用卡中心还迎来“关停潮”。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年内获批终止营业的银行信用卡分中心已超40家,仅7月便有5家银行信用卡分中心关闭。
对于此现象,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记者表示,银行此前在各地设立信用卡中心分中心,主要是借助这一组织架构来强化线下信用卡的获客运营,但随着金融数字化转型以及移动用户规模的日益增长,线上渠道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同时,在信用卡资产质量承压、盈利能力不足以及互联网信用支付类产品愈发深入使用的大环境之下,信用卡面临着来自‘内忧外患’的挑战,此类调整主要是通过组织架构变革以顺应信用卡自内而外的转型趋势,旨在促使信用卡走出当下发展瓶颈。”苏筱芮称。
对于信用卡未来发展方向,苏筱芮认为,从目前来看,多家银行机构将信用卡业务纳入属地客户综合金融业务板块已成趋势,也正在推动从狠抓“发卡获客”到“精耕存量”的经营策略转变,从关注数量到更看重质量,以价值贡献为锚来重塑信用卡的业务逻辑。
“未来,零售融合发展的思路将更加普及,将储蓄、理财、贷款、信用卡等业务进行融合串联,有助于提升银行高端客群的综合金融服务质量,使得高端客户留存更具效率,从而为信用卡机构带来更多盈利贡献。”苏筱芮称。
薛洪言认为,除去实现全域场景整合外,信用卡业务未来也可以聚焦科技赋能升级,推动虚拟卡与实体卡融合,优化数字化服务体验,通过智能风控技术提升资金安全与资产质量,以及深耕客群分层,依据消费行为细分用户群体,针对高频刚需客群强化日常消费权益,为高净值客群提供跨境支付、财富管理等综合服务等。
编辑:江右
校对:王玥
制作:舰长
审核:陈墨
版权声明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