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以来,中国消费持续疲软。今年7月和8月,社会零的复合平均增长率分别低至3.6%和1.5%,远低于正常水平。9.22国务院还提出“研究出台进一步促进消费的措施”。因此,本文在系统梳理近年来国家促进消费政策的基础上,试图寻找后续促进消费努力的方向。

核心观点:中国的消费促进政策可以分为三类:综合刺激、结构刺激和制度支持;当前促消费,短期看消费券、减税、汽车家电等大众消费和公共消费,长期看共同富裕。

1.消费持续疲软,既有长期制约因素,也有短期疫情因素。

近年来,长期制约消费的因素不断积累。在:疫情之前,中国居民消费增速一直处于下行通道。从2011年到2019年的十年间,社会零增长率从18.8%下降到8.0%。归因上,背后有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下降、收入差距拉大、房地产挤出效应等因素。

疫情过后,长期制约因素加速恶化,供给受限,消费场景得到控制。疫情以来,收入差距、房地产挤出等进一步恶化,疫情反复,居民储蓄意愿增强,消费倾向明显下降。同时,也与供给受限、消费场景受控有关。比如8月份,汽车消费同比降至-7.4%,主要是汽车芯片越来越紧缺。

2.拉动消费的政策有很多种,可以分为三类:全面刺激、结构性刺激和制度性支持。

1)综合刺激政策:券、减税、夜经济、扩散经济等。

优惠券:爆发后,国内很多地方发行优惠券刺激消费,由各地自主实施。2020年,3360券总金额超过190亿元,带动效应应该在2-3倍以上。这项政策效果很好。

减税:包括降低进口消费品税率、降低增值税和购置税、扩大免税额度和范围等。减免消费税可以直接刺激消费,有助于吸引国外消费回流。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免税销售额增长104%,2021年上半年继续以102%的复合均值增长。

自2019年以来,中国出台了许多政策,鼓励发展夜间经济和街头经济。逻辑上,他们通过分别扩大消费的时间和空间来寻求增量,但可能很难真正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意愿。考虑替代挤出效应和潜在成本,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有限。

2)结构性刺激政策:汽车消费、家电消费、服务消费、农村消费、新消费、公共消费等。中国汽车消费约占社会的10%,这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常见的政策包括降低购置税、汽车下乡、放宽限购、以旧换新等。中国之前实施过三轮刺激,其中仅2009年汽车消费反弹较多,2015年和2018年两轮刺激政策力度较小,整体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提振效果有限。

:家电消费主要包括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三大类。上一轮刺激主要在2009-2012年实施,前期效果不错。2010-2011年,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的销售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37%、31%和19%。但2012年普遍大幅回落,应该反映出部分需求提前透支。

服务消费:近年来,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日益提高,2021年上半年达到52%左右,这也是重点方向

新消费:是与数字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新技术紧密融合产生的新型消费。参考国家发改委2021年3月发布的《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新消费包括新零售业态、互联网医疗、数字文化和旅游、在线教育等。目前,政策主要着眼于通过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职业培训、土地利用和能源利用、金融支持等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公共消费:狭义的公共消费是政府消费,是指政府或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组织为购买公共产品或服务而支付的费用,包括国家行政、国防、科学、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公共事业等。我国政府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约为30%。疫情以来,中央多次强调“合理增加公共消费”。

3)制度配套政策:除了上述有针对性的消费政策,还有一些纲领性和一般性的制度配套政策,包括提高居民收入、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市场秩序监管、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等。

3.还有哪些刺激消费的手段?看短期券、减税、大宗消费、公共消费,看长期共同富裕。1):券减税综合刺激政策效果良好,未来可能继续发力支持消费。

凭证方面,南京、湖北9月份开始再次发放凭证。但考虑到去年疫情期间国家层面的代金券政策没有落实,今年应该主要由地方政府落实,短期内会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减税方面,可能的方向是从面向共同富裕的税制改革入手,包括低税率、宽税基的改革,降低生活必需品增值税税率,提高奢侈品消费税,但对消费的提振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显现。

2)结构性刺激政策: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的刺激政策更有利于刺激短期需求。但考虑到近年来的政策倾向,这方面的政策也应该更偏向于结构调整,比如新能源汽车、绿色高效家电等。医疗、环保、教育等公共消费也可能成为工作重点,有利于稳定和带动居民消费,为共同富裕贡献力量。但服务消费、农村消费、新消费等政策主要从供给侧出发,通过供给创造需求,是一项长期政策,对消费的短期提振作用可能有限。

3)制度配套政策:消费疲软不仅缺疫情。

期冲击,要想从根本上提振消费,必然也要从中长期制度改革入手,切实增加居民收入、提振消费倾向。某种意义上,提振消费和共同富裕的目标是一致的(具体可参考前期报告《全面理解共同富裕:内涵、路径、目标、影响》)。

风险提示:疫情演化、外部环境恶化、政策力度等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