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夜晚,海河波光粼粼,两岸霓虹闪烁。桥见海河 邂逅浪漫2025桥边音乐汇舞台上,胡琴重奏《丰收道情》的激昂旋律与交响乐《河海之津》的磅礴乐章交织,观众手持荧光棒随乐声摇曳,将夜色装点成流动的艺术长廊。

2025桥边音乐汇启幕

从经典到现代的声音都会在桥边精彩呈现,2025年的桥边音乐汇非常值得大家期待。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茁表示。这场由天津市文旅局主办的海河之夜演出,不仅是城市文化气质的缩影,更是天津以文旅商深度融合撬动消费升级的生动实践。

城市会客厅见证河海津韵

出站即见世纪钟、解放桥与历史风貌建筑群,步行百米可抵名人故居hellip;hellip;与天津站一河之隔的津湾广场从不缺乏故事。作为海河沿线的城市会客厅,津湾广场凭借零换乘的交通优势,成为京津冀短途游的首选地。

我们巧妙融合海河景观,将津湾广场分为文化、乐享、演艺等五大功能区,实现游客差异化的文化体验。天津城投集团资管公司总监兼津湾事业部总经理温昊阳表示,2024年,津湾广场举办体育赛事、音乐节、文化展览等活动六十余场,吸引京津冀游客超200万人次。

相遇相声社试营业

文旅发展如火如荼,商业革新同步推进。近日,全国首家沉浸式相声互动体验馆mdash;mdash;相遇相声社落户津湾,为津湾广场大力发展的首店经济注入新活力。来到这儿仿佛穿越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既能听到经典相声段子、网络热梗,还能拍照打卡,体验很好。刚看完相声表演的游客张先生说道。

挖掘津派文化内涵,举办特色活动,津湾广场将法式建筑空间转化为动态文化容器,通过广场提级焕新,打造策展式互动街区,深化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塑造运动之城、活力之城、音乐之城、韵味之城四个之城品牌系列活动等,全方面展示天津的多元文化魅力。

津湾广场户外焕新

我们正与京冀文旅部门联合设计文化游京津冀路线。温昊阳透露,北京看古都文化,河北览燕赵山河,天津品中西合璧,擦亮近代百年看天津品牌,津湾广场将实现早看展、午游河、夜观演的文旅闭环。

入夜时分,海河游船载着结束京津一日游的旅客缓缓靠岸,津湾广场建筑群亮起的暖金色光芒,在波光粼粼的海河上续写着河海津韵的都市文旅新章。

天津之眼定格万家灯火

当永乐桥摩天轮的轿厢缓缓升至120米左右的高空,天津的百年沧桑与当代活力在视野中徐徐展开,而在天津之眼桥下空间,《天津六百年》微缩景观项目让游客在游玩摩天轮的同时,沉浸式体验天津的文化魅力。

《天津六百年》微缩景观项目

升到最高点时,微风携着粼粼波光拂过耳畔,手机镜头都装不下这么壮阔的风景。来自重庆的游客林小姐攥着手机,镜头里定格着轿厢玻璃上倒映的万家灯火,她下来后特意去看了微缩景观,以前觉得来天津之眼就是拍照打卡,现在对天津的城市文化与故事了解更深了。

发挥区位独特优势,天津之眼景区还与海河游船、周边酒店及餐饮等不同业态开展联票合作,并打造永乐桥数字藏品和AR冰箱贴等文创产品,用科技赋能文化记忆,满足市民游客多元化需要。天津之眼摩天轮景区负责人李明亮告诉记者,2024年,摩天轮项目实现整体收入超过9000万元,接待游客超过110万人次,均创造了项目自2009年运营以来历史新高。

天津之眼

4月25日,天津之眼摩天轮景区在经过灯光提升工程后,焕新归来。未来,我们将串联起lsquo;食住行游购娱rsquo;全链条,联动区域文旅商资源,策划打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文旅场景,并积极融入三岔河口综合景区建设,讲好天津故事,真正实现文旅lsquo;流量rsquo;变经济lsquo;留量rsquo;,更好助力天津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海河畔,天津之眼轮转的波光久久不息,李明亮也对天津之眼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古文化街书写津派潮流

当宫北大街的青石板映出晨曦,泥人张世家的朱红门楣已悬起靛蓝幌子,非遗与潮流共舞的文化磁场在这里开启。

这条古街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旅商体融合发展以及凝聚城市精神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天津古文化街管委会主任张鸿鹏表示,2024年,古文化街以1350万人次的客流量刷新纪录,非遗老字号与国潮新势力在此碰撞出奇妙火花,而泥人张世家是街区活力的缩影。

泥人张世家

从揉泥、塑形到点睛,手把手教学,泥人张的大师们现场传授泥塑技艺,让游客参与一场精彩的非遗大师课。游客李女士带着孩子正看得入神,太精妙了,真是指尖上的绝活!李女士惊叹。

2024年,泥人张客流量增长40%,营业额也随之显著提升。我们推出了lsquo;伴手礼rsquo;系列的一些小作品,价格在百元左右。泥人张工作人员介绍,泥人张针对假期设计了文创产品集章册,推出打卡印章,这些印章都是天津泥人张第六代传人张宇先生代表作的一些IP形象。此外,我们推出的文创产品也有书签、冰箱贴,非常受游客们欢迎。文创产品不仅没有挤占传统手工业的份额,反而拓宽了我们对外宣传的渠道。泥人张世家第六代传人张宇表示。

泥人张推出文创产品集章册

转过街角,杨柳青画社内,张张画稿经过勾、刻、印、绘、裱道道工艺后,被装帧成精美的年画进行展示展卖,游客们辗转停挪,欣赏着传承400多年的非遗技艺。

为了尽快让非遗技艺走入人们的生活,杨柳青画社加入了电商行列,画社还与一些文化IP搞联名,推出咖啡、压缩毛巾、帆布包等文创产品,受到年轻消费者的欢迎。天津杨柳青画社木版水印传承人苏丽妍说道。

根据大数据统计,2024年天津接待国内游客2.6亿人次,旅游收入达29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9%和32.3%;2025年一季度,天津在线旅游总人次2809.84万,在线旅游交易金额46.61亿元。截至4月16日,携程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天津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250%,将助推国际消费再创新高。

河畔乐声渐息,而属于天津的文旅消费热潮正澎湃而起。从津湾广场的艺术盛宴到天津之眼的城市地标,从古文化街的非遗焕新到全域的消费升级,这座河海之城以文化为魂、以融合为径,在文旅商深度联动中,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初夏的夜晚,海河波光粼粼,两岸霓虹闪烁。桥见海河 邂逅浪漫2025桥边音乐汇舞台上,胡琴重奏《丰收道情》的激昂旋律与交响乐《河海之津》的磅礴乐章交织,观众手持荧光棒随乐声摇曳,将夜色装点成流动的艺术长廊。

2025桥边音乐汇启幕

从经典到现代的声音都会在桥边精彩呈现,2025年的桥边音乐汇非常值得大家期待。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茁表示。这场由天津市文旅局主办的海河之夜演出,不仅是城市文化气质的缩影,更是天津以文旅商深度融合撬动消费升级的生动实践。

城市会客厅见证河海津韵

出站即见世纪钟、解放桥与历史风貌建筑群,步行百米可抵名人故居hellip;hellip;与天津站一河之隔的津湾广场从不缺乏故事。作为海河沿线的城市会客厅,津湾广场凭借零换乘的交通优势,成为京津冀短途游的首选地。

我们巧妙融合海河景观,将津湾广场分为文化、乐享、演艺等五大功能区,实现游客差异化的文化体验。天津城投集团资管公司总监兼津湾事业部总经理温昊阳表示,2024年,津湾广场举办体育赛事、音乐节、文化展览等活动六十余场,吸引京津冀游客超200万人次。

相遇相声社试营业

文旅发展如火如荼,商业革新同步推进。近日,全国首家沉浸式相声互动体验馆mdash;mdash;相遇相声社落户津湾,为津湾广场大力发展的首店经济注入新活力。来到这儿仿佛穿越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既能听到经典相声段子、网络热梗,还能拍照打卡,体验很好。刚看完相声表演的游客张先生说道。

挖掘津派文化内涵,举办特色活动,津湾广场将法式建筑空间转化为动态文化容器,通过广场提级焕新,打造策展式互动街区,深化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塑造运动之城、活力之城、音乐之城、韵味之城四个之城品牌系列活动等,全方面展示天津的多元文化魅力。

津湾广场户外焕新

我们正与京冀文旅部门联合设计文化游京津冀路线。温昊阳透露,北京看古都文化,河北览燕赵山河,天津品中西合璧,擦亮近代百年看天津品牌,津湾广场将实现早看展、午游河、夜观演的文旅闭环。

入夜时分,海河游船载着结束京津一日游的旅客缓缓靠岸,津湾广场建筑群亮起的暖金色光芒,在波光粼粼的海河上续写着河海津韵的都市文旅新章。

天津之眼定格万家灯火

当永乐桥摩天轮的轿厢缓缓升至120米左右的高空,天津的百年沧桑与当代活力在视野中徐徐展开,而在天津之眼桥下空间,《天津六百年》微缩景观项目让游客在游玩摩天轮的同时,沉浸式体验天津的文化魅力。

《天津六百年》微缩景观项目

升到最高点时,微风携着粼粼波光拂过耳畔,手机镜头都装不下这么壮阔的风景。来自重庆的游客林小姐攥着手机,镜头里定格着轿厢玻璃上倒映的万家灯火,她下来后特意去看了微缩景观,以前觉得来天津之眼就是拍照打卡,现在对天津的城市文化与故事了解更深了。

发挥区位独特优势,天津之眼景区还与海河游船、周边酒店及餐饮等不同业态开展联票合作,并打造永乐桥数字藏品和AR冰箱贴等文创产品,用科技赋能文化记忆,满足市民游客多元化需要。天津之眼摩天轮景区负责人李明亮告诉记者,2024年,摩天轮项目实现整体收入超过9000万元,接待游客超过110万人次,均创造了项目自2009年运营以来历史新高。

天津之眼

4月25日,天津之眼摩天轮景区在经过灯光提升工程后,焕新归来。未来,我们将串联起lsquo;食住行游购娱rsquo;全链条,联动区域文旅商资源,策划打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文旅场景,并积极融入三岔河口综合景区建设,讲好天津故事,真正实现文旅lsquo;流量rsquo;变经济lsquo;留量rsquo;,更好助力天津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海河畔,天津之眼轮转的波光久久不息,李明亮也对天津之眼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古文化街书写津派潮流

当宫北大街的青石板映出晨曦,泥人张世家的朱红门楣已悬起靛蓝幌子,非遗与潮流共舞的文化磁场在这里开启。

这条古街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旅商体融合发展以及凝聚城市精神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天津古文化街管委会主任张鸿鹏表示,2024年,古文化街以1350万人次的客流量刷新纪录,非遗老字号与国潮新势力在此碰撞出奇妙火花,而泥人张世家是街区活力的缩影。

泥人张世家

从揉泥、塑形到点睛,手把手教学,泥人张的大师们现场传授泥塑技艺,让游客参与一场精彩的非遗大师课。游客李女士带着孩子正看得入神,太精妙了,真是指尖上的绝活!李女士惊叹。

2024年,泥人张客流量增长40%,营业额也随之显著提升。我们推出了lsquo;伴手礼rsquo;系列的一些小作品,价格在百元左右。泥人张工作人员介绍,泥人张针对假期设计了文创产品集章册,推出打卡印章,这些印章都是天津泥人张第六代传人张宇先生代表作的一些IP形象。此外,我们推出的文创产品也有书签、冰箱贴,非常受游客们欢迎。文创产品不仅没有挤占传统手工业的份额,反而拓宽了我们对外宣传的渠道。泥人张世家第六代传人张宇表示。

泥人张推出文创产品集章册

转过街角,杨柳青画社内,张张画稿经过勾、刻、印、绘、裱道道工艺后,被装帧成精美的年画进行展示展卖,游客们辗转停挪,欣赏着传承400多年的非遗技艺。

为了尽快让非遗技艺走入人们的生活,杨柳青画社加入了电商行列,画社还与一些文化IP搞联名,推出咖啡、压缩毛巾、帆布包等文创产品,受到年轻消费者的欢迎。天津杨柳青画社木版水印传承人苏丽妍说道。

根据大数据统计,2024年天津接待国内游客2.6亿人次,旅游收入达29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9%和32.3%;2025年一季度,天津在线旅游总人次2809.84万,在线旅游交易金额46.61亿元。截至4月16日,携程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天津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250%,将助推国际消费再创新高。

河畔乐声渐息,而属于天津的文旅消费热潮正澎湃而起。从津湾广场的艺术盛宴到天津之眼的城市地标,从古文化街的非遗焕新到全域的消费升级,这座河海之城以文化为魂、以融合为径,在文旅商深度联动中,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